执法是考量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维度。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初心”,是提升执法效能,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城口县作为重庆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试点,以“智”推“治”书写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智慧答卷”。
2024年,城口县交出营商环境“成绩单”:全县经济市场主体数量达25792户,工业企业完成规模以上产值约17.56亿元,同比增长11.5%,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指数连续保持在98.8%以上。近日,记者带着疑惑,解密城口县是如何在“大综合一体化”中闯出了一条新路径的。
下沉力量锻造执法尖兵
为打造沉浸式、场景化执法新模式,创新“情景执法”“工地微执法”等形式,今年1月,城口县召开“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专题会议,城口县委书记张继军要求打造更多具有城口辨识度、全市影响力的标志性改革成果,努力交出改革高分报表。
城口县司法局局长陈扬超告诉记者,城口县将高频率、高综合、高需求、易发现、易处置的执法事项纳入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范围,构建“法定执法+赋权执法+委托执法”的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新模式,进一步明晰执法权限。紧密结合基层工作实际需要,将城市管理、生态环境、文化市场、农业农村、应急管理、林业、消防安全、水利、规划自然资源9个领域执法事项赋权乡镇(街道),解决镇街权责不清、有责无权的问题。明确了“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方向,组建“7+1”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完成执法队伍精简40%以上,将多个条线行政执法人员建成“一支队伍”,多个执法流程搬到“一个应用”。
在此基础上因地施策、按需赋权,确保行政执法力量向基层下沉。建立《城口县“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任务清单》等4张清单,坚持清单管理、专班推进,强化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完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的工作机制,以派驻、包片等方式下沉执法力量64人,与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统筹运行。同时,组建“法律顾问+复议委员会成员+执法监督员”的10余人咨询指导团队。
数据显示,2024年城口县办理执法证(含新办、换发)175个,注销335个,目前共有执法人员659名;开展多元培训累计参训人员930余人次,共评查案卷236卷。
实现“一次检查全身体检”
“以往,各部门分头检查,同一天可能会来几拨不同的人,”在城口县经营面馆的王先生说,“特别是店里忙的时候,一边要顾着生意,一边还要接受检查,很被动。现在好了,一次检查全部搞定!”
为营造消费者放心的餐饮环境,城口县持续加强对市场主体的执法监管。日前,城口县对餐饮行业进行了一次突击检查,各行政执法人员前往步行街商圈开展联合执法,市场监管部门负责检查营业执照,消防救援部门负责检查消防安全,城市管理部门负责检查垃圾处理情况。3个执法领域的行政执法人员组团检查,借许可办理、监督检查、专项整治等场景做好对餐饮服务经营者的鼓励、引导工作,做到重点领域重点监管。
实施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后,针对“看得见的管不到,管得到的看不见”的问题,城口县重新梳理了县、乡两级执法事项清单和处罚事项清单,按照“谁主管,谁监管”原则落实监管责任,避免不同层级和部门间职责交叉、边界不清、推诿扯皮,实现“一次检查、全身体检”。在着力健全“管执”协同机制中,完善了协同联动机制,推动行业监管与综合行政执法关联衔接、一体协同、形成闭环。印发《城口县行业监管与综合行政执法协同联动工作规则(试行)》,系统推进管执协同。出台《城口县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案件移送及协作配合工作制度》等5项制度,加强改革工作制度保障。创新涉企执法监管方式,打造城市治理综合执法模块化场景,推广“综合查一次”“停车执法监管一件事”和审慎包容执法新模式。
以数字技术赋能行政执法
日前,城口县葛城街道执法人员在巡查中发现步行街有商户占道经营,对其劝告后仍不整改,执法人员随即通过“执法+监督”数字应用对该商户开展了行政处罚,整个事件办理流程与时间节点,在平台上全程留痕。
“以前乡镇(街道)有执法活动,一般都是通过纸质材料记载、提交审批。现在依靠数字应用,执法活动实现一键上传,而且可以查看案件办理进度。”城口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专班组长刘凯告诉记者,数字赋能、整体智治,贯穿于本次改革的方方面面,成为打造高效、规范化执法体系的重要推手。
据悉,城口县25个乡镇(街道)全覆盖上线“执法+监督”应用,开展日常巡查4048次,办理行政处罚案件326件,发起“综合查一次”71件。33个县级执法部门的执法主体、执法人员、执法事项等三项基本要素已实现全量入驻,入驻率100%。“执法+监督”应用全面融入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贯通“占挖城市道路一件事”,县经济信息委、县住房城乡建委、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等部门协同联动,打造多跨事件联动处置闭环。
城口县还探索推广“非现场执法”适用领域,依靠无人机、道路监控探头等设备,执法人员不用去现场,就可以及时发现、处置相关事项。例如,全县1239家餐饮经营单位入驻“重庆阳光食品”APP,覆盖率达94.1%,其中76家学校食堂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AI识别”系统,覆盖率达100%;又如,人行道违停执法,依托平台接入的108个监控摄像头,执法人员只要打开平台,就可以在线查看、远程取证;再如,新配备一批智能执法记录仪,实现对执法人员、执法队伍、执法过程的集成监督。
让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
“谢谢,谢谢……”日前,城口县高燕镇星光村村民袁某拉着县交通运输委执法人员的手,连声表示感谢。
之前,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星光村公路旁的行道树被人擅自砍伐,经调查是村民袁某所为。但袁某行动不便,家中又缺乏劳动力,获取柴火取暖做饭成了他最大的难题。在了解袁某的实际困难后,执法人员意识到,仅依法处罚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袁某的问题,必须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他渡过难关。于是,一场爱心行动悄然展开。执法人员联系资源筹集了约400斤木材送到袁某家中,并就此事进行了“一对一”普法,告知其擅自砍树是违法的,以后遇到问题可以向他们求助。
城口县坚持“无事不扰”的减法思维,全面推行包容审慎执法,严格落实减轻、从轻、不予处罚“三张清单”,做到过罚相当、宽严相济。在执法温度上,探索“全程护航”的帮扶链条,变“一罚了之”为“全程护航”,推动执法服务和企业满意度双提升。去年以来,累计实施“综合查一次”组团式检查71次,有效降低检查频次15%以上。
改革永远在路上。城口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滕兴中说:“该县‘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强调因地制宜增强执法效能,科学配备执法力量强化执法协同,将执法职责执法力量融入基层治理‘一盘棋’,实现了行政执法质效双提升。下一步,城口县将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在抓好规范化建设、加快推进事项划转、加大数字执法探索、做好改革成效评估等方面狠下功夫,蹄疾步稳推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在城口县落地成景。”
记者 罗 翠 通讯员 罗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