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夯实绿色发展根基 依法守护绿水青山

潼南区林业局坚持依法行政,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

  绿色,一直是潼南的底色。行走在潼南城乡,到处树木葱茏、鸟语花香。

  近年来,潼南区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以林业行政执法为抓手,多措并举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为建设法治林业提供坚实保障。

  去年以来,潼南区林业局以“颜值林业、价值林业、‘数智’林业”为目标,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落实市总林长令,切实在“治林、造林、护林、用林”上下功夫,积极在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中厚植绿色发展新优势,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

  深化法治建设 优化执法队伍

  在潼南区林业系统,推进法治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是始终如一的坚持。

  潼南区林业局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落实“三重一大”议事规则,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去年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参加法治理论知识考试,合格率100%,并组织青年干部队伍积极参加潼南区青年干部法治建设能力大赛,不断推动法治建设走深走实。

  该局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摆在更加重要位置,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持续开展清廉机关建设,聚焦重点岗位排查廉政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加强警示教育,开展“以案四说”,围绕典型案例查摆问题,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并扎实开展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行动。

  “我们通过持续开展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党员干部亲属涉权事项报告等,自觉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全局无违法乱纪行为发生。”潼南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该局始终把安全稳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深入开展林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严格机关阵地管理,办公电脑全覆盖安装安全防护软件,安排专人对涉密信息、涉密文件专项管理;通过认真开展档案安全风险隐患自查整治,编制档案“三合一”制度,构建档案安全屏障;妥善解决各种涉林突出问题,实行班子成员带头接访、科室联动接访工作机制,认真处理群众信访,并征集建议。

  值得一提的是,潼南区林业局还坚持在优化队伍建设上下功夫,着力提高执法素质。该局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学习林业法律法规,积极参加市林业局及区级部门组织的有关林业行政执法、行政复议、无人机操控等培训,有效提升执法人员的办案能力和水平,确保在办案过程中做到事实认定清楚、证据确凿、依据正确、定性准确、处罚适当、程序合法,严格执行《林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做到严格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例如,今年3月,该局接到群众举报称,郑某在森林防火期上坟烧纸引发山火。该局执法科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调查,经核实,此次过火面积23亩,其中林地面积0.2亩,烧纸区域为森林防火区,其行为违反了《森林防火条例》相关规定。为此,该局依法责令郑某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作出“给予警告,并处21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转变执法理念 推进执法改革

  转变执法理念,多方联动执法;推进执法改革,提升执法质效;创新普法宣传,营造林业执法良好氛围……潼南区林业局紧紧围绕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核心任务,认真贯彻美丽重庆建设要求,多措并举加大林业行政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

  该局聚焦巩固市总林长发令成果,以森林督查为契机,将打击“毁林行动”“清风行动”“倾倒建筑垃圾”“野外违规用火”“违规利用松材线虫病疫木”等各项整治专项行动贯通起来,区公安、检察、林业、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深入林区严厉打击各类涉林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打击、防范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的整体合力。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川渝“遂潼一体化”林业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与四川省遂宁市林业局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携手打击遂潼交界涉林违法犯罪行为。去年,共开展专项行动5次,查办林业行政案件35件,破坏森林资源案件同比下降31.4%。

  同时,积极配合区司法局的各项工作安排,推动潼南区“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工作,不断发挥属地主体作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目前,潼南区林业局已下放执法权1项,为“对损坏或者擅自拆除、移动森林防火标志的处罚”,该处罚已覆盖潼南区所有镇街。同时,有序推进“执法+监督”数字应用平台,执法人员已入驻数字平台,认领行政执法事项169项。

  此外,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手段,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方面法律法规宣传,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利用“林业科技下乡”活动,将林业法律法规送到社区、村组及基层群众面前,切实提高广大群众对林业行业法律的知晓度。

  该局还聚焦重点领域,强化企业宣传,结合双随机抽查、专项执法检查等工作,深入企业,有针对性地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等法律政策宣传,增强经营主体的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促进林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狠抓治林护林 助推绿色发展

  在今天的潼南,每棵古树名木都安装了保护牌、定制了“二维码”、配发了“智能身份证”,扫一扫“二维码”,古树名木的树种、位置、树龄、树高、胸围、冠幅、生长势等信息便全部知晓。

  据了解,山清水秀的潼南孕育了93株古树名木,其中1株名木是我国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亲手栽植的橙子树。近年来,潼南区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关于古树名木保护的相关规定,全面提升全区古树名木数字化、精细化、规范化、拓展化管理水平。

  该区坚持数字赋能,认真建立古树名木保护体系,致力于合并流程打造数字应用,成为重庆市第一个开展古树名木数字化保护建设和应用的区县。目前,该区数字引领初见成效,成功开发全市首个“生态+文化”数字化应用——“文化·古树名木保护”应用,实现“渝快政”“渝快办”两端上线,首创古树名木商业性保险,建立古树名木保护市场化风险分担创新机制,已然成为“渝字号”生态文化新名片。

  这,只是潼南区积极保护森林资源的一个缩影。

  为夯实绿色发展根基,潼南区林业局聚焦“治林”建体系,持续推深做实林长制,全面推行“一长三员”网格化管理体系,去年协调各级林长、护林员常态化开展巡林18万余次,“林长+检察长+警长+法院院长”协作机制成效明显,协同解决国土绿化、资源保护等难点堵点问题135个,成功创建川渝“遂潼一体化”林长制创新示范区,打造林长制标准化建设区级样板。

  为提升绿色发展质效,潼南区林业局聚焦“护林”强监管。通过积极开展森林火灾隐患动态清零专项行动,成立包片蹲点组常态化督导23个镇街,依托5套林火视频监控系统,新增39台无人机,林区6.9万户居民和经营主体结成7426个联防体,建立落实涉林火情“135”早期处理工作机制,新建防火道路66公里,织密“人防+物防+技防”防火网,全区未发生森林火灾。

  潼南区2023年撤销松材线虫病疫区后,持续用力巩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成果,采取以松木粉碎为主,以媒介昆虫防治、打孔注药为辅的综合治理策略,去年完成防治作业面积5257亩,除治率100%,无害化处理粉碎率93%,全年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2‰以内,与毗邻区县开展联防联治,守牢区域协同防线,坚决防止周边地区疫情输入。

  同时,加强林草湿资源管护,严格林地征占用许可和林木采伐限额管理,有序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有效清理整治森林资源“四乱”突出问题及林草执法(林地部分)案件,去年未发生林草湿重大破坏案件。

  为守护好潼南的绿水青山,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潼南区林业局创新奋进、乘势跃升,奋力打造更多具有潼南辨识度和川渝影响力的林业标志性成果,努力实现生态修复“新提升”、问题整改“新面貌”、资源保护“新跨越”、产业发展“新提速”。

  李玲凤 何军林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两江四岸”大溪沟段如何为市容增光添彩?~~~
交通执法高速五支队:~~~
交通执法轨道交通支队:~~~
~~~
~~~潼南区林业局坚持依法行政,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汇
   第03版:青春逢盛世 奋斗正当时
   第04版:天平专刊
   第05版:检察专刊
   第06版:最前沿
   第07版:最前沿
   第08版:公安专刊
   第09版:公安专刊
   第10版:司法行政专刊
   第11版:司法行政专刊
   第12版:重庆戒毒矫治周刊
   第13版:理论窗
   第14版:辛辣味
   第15版:副刊
   第16版:副刊
人大代表实地调研提6条建议
荣昌半马本周日开跑 精细管理护赛事顺畅
查获一克隆出租车 驾驶员被立案调查
图说新闻
夯实绿色发展根基 依法守护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