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酒店“精准杀熟”怎么治

  近日,重庆市民李女士在某知名在线旅游平台预订酒店遭遇20分钟涨150元的经历。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网友直言遇到过酒店“瞬间涨价”的情况:有的多浏览了几次,酒店价格就涨了;有的是下单后酒店未确认,再点进去时发现已经涨价。 

  可见,这种“瞬间涨价”现象已成为数字时代消费者面临的普遍困境。表面看是市场供需的自然调节,实则暴露了资本借助数字技术对消费者进行精准收割的无奈现实,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价格波动,而是一种披着算法外衣的“杀熟”。 

  酒店和平台辩解称涨价是“市场行情变化”所致,但这种说辞掩盖了一个关键事实:当酒店能够实时监控预订量并据此调整价格时,消费者却无法获知真实的房间存量信息,这种不对等的市场关系注定了消费者的弱势地位。 

  面对部分商家对消费者的算计,仅靠消费者提高警惕远远不够,需要从三个层面构建防御体系:法律层面应明确将“大数据杀熟”界定为价格欺诈,提高违法成本;技术层面要打破平台数据垄断,探索建立公平透明的定价机制;文化层面则需培养公众的数字权利意识,认识到个人数据是必须捍卫的新型财产权。 

  因此,重建数字时代的商业伦理,不仅关乎消费者的利益,更决定着数字经济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毕竟,一个依靠算计消费者获利的市场,最终算计的将是整个社会的信任基础。苑广阔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汇
   第03版:深关注
   第04版:天平专刊
   第05版:检察专刊
   第06版:司法行政专刊
   第07版:公安专刊
   第08版:公安专刊
   第09版:公安专刊
   第10版:最前沿
   第11版:辛辣味
   第12版:重庆戒毒矫治周刊
   第13版:案侦录
   第14版:微服务
   第15版:副刊
   第16版:副刊
织密个人信息保护网
让群众胜诉权益高效兑现
酒店“精准杀熟”怎么治
免密支付绝不能“免”掉消费安全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