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重庆市公安局轨道交通分局勤务三支队通过“轨道交通矛盾纠纷联调平台”,成功化解一起因座位引发的矛盾纠纷,以科技创新赋能基层治理,展现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轨道交通领域的生动实践。
3月29日早高峰时段,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车厢内发生一起纠纷:乘客漆某、唐某与李某因座位问题产生争执,在拥挤环境中双方矛盾迅速升级为肢体冲突。
驻站民警朱静接警后抵达现场时,因涉事一方李某已随客流离开,传统调解模式面临中断风险,勤务三支队立即联合轨道分局刑侦支队启动联合调解机制。
4月7日,民警通过组织双方使用分局与轨道集团联合开发的“轨道交通矛盾纠纷联调平台”,智能匹配到事发站点毗邻社区的公益律师,通过平台视频会议、证据共享等功能,由公益律师对双方的争议问题采用“实际案例+法治宣传”的方式进行耐心调解。最终,由乘客李先生向漆先生和唐先生赔礼道歉,并分别给予经济赔偿,该矛盾纠纷得以高效化解。
近年来,市公安局轨道分局持续深入开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新重庆新实践工作,积极寻求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之策,目前已上线运行的“轨道交通矛盾纠纷联调平台”已累计化解纠纷118起,同时分局在客流量较大的冉家坝站、观音桥站、沙坪坝站等8个站点构建起警民联合调解室,强化矛盾纠纷前端预防和就地化解质效。
通讯员 汪泽民 记者 饶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