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去年以来,酉阳县公安局龙潭水陆派出所创新推出“红色教育+群众监督”双轨模式,邀请辖区居民同堂聆听革命故事、共话廉政建设,以“沉浸式”教育筑牢民警思想防线,以“阳光化”监督推动清廉政法落地生根。
让红色教育“活”起来
“赵世炎烈士26岁就为革命牺牲,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在革命烈士赵世炎故居,民警与居民代表共同驻足于历史展陈前,聆听革命故事。这是龙潭水陆派出所“警民同堂”红色教育的常态场景。
活动中,全体民警在烈士像前重温入警誓词、敬献鲜花,通过实物、文献和影像资料,深切感悟革命先烈舍身报国的精神内核。“让群众和民警一起接受思想洗礼,既能拉近距离,也能在群众目光中强化‘为民服务’的初心。”该所所长张富国介绍。
居民化身“廉政观察员”
“接警速度很快,但调解纠纷时希望更耐心些。”在“廉政大家谈”环节,居民李阿姨填写了《执法服务评价卡》。这样的“挑刺”如今已成常态——龙潭水陆派出所不仅每月公开群众意见及整改情况,去年还聘请了10名“廉政观察员”,通过微信群“随手拍”功能监督派出所日常工作。
“以前觉得公安工作神秘,现在能参与监督,感觉更踏实了。”首批观察员蔡艳艳说。截至目前,派出所已收到群众建议15条,整改率达95%,真正实现监督“不走过场”。
打造“三清”政法新名片
针对群众反映的“证明开具繁琐”“夜巡频次不足”等问题,派出所迅速推出“一窗通办”服务和“夜巡打卡地图”,并增设24小时自助警务站。数据显示,辖区群众满意度同比提升8%,信访投诉量下降85%。
“红色教育是‘醒脑’,群众监督是‘明目’,两者结合才能让廉政建设看得见、摸得着。”龙潭镇党委书记祝建军评价道。
下一步,该所计划将“警民同堂”模式拓展至反诈宣传、矛盾调解等领域,持续擦亮“干部清正、执法清明、社会清朗”的政法品牌。
从单向宣讲到双向互动,从关门学习到开门纳谏,龙潭水陆派出所的“红色廉政课”既让法治阳光照进群众心里,又探索出一条“教育+监督”的基层治理新路径。这一创新实践,为新时代政法队伍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本。赵朝开 通讯员 杨正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