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唐孝忠)近年来,铜梁区法院持续加强“适老扶弱助残型”法院建设,进一步完善无障碍设施,建立适老助残“同心”审判庭,为残疾人及其他困难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诉讼服务和保障。日前,铜梁区法院运用“同心”审判庭顺利审理了一起涉残身体权纠纷案件,通过专业化、人性化的司法服务让公平正义“无障碍”抵达。
在案件审理之初,承办法官考虑到案件当事人龚某因足部脱位及趾骨骨折等下肢行动不便的特殊情况,及时报告,引起院领导高度重视。多方沟通协调后,法官决定使用新建设的“同心”审判庭开展案件庭审。
自进入法院大门起,就有工作人员引导乘坐轮椅的龚某及其家属通过无障碍通道来到“同心”审判庭。庭审前,法官与其他干警全程提供无障碍诉讼模式,加宽的过道让龚某的轮椅畅通无阻、温馨的法庭设计使龚某身心感到自然放松。
庭审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围绕案件争议焦点充分发表了各自意见,法官认真倾听、记录关键信息,确保每一个细节都不被遗漏。一系列举措切实保障了龚某的诉讼权益,给她带来了良好的诉讼体验。庭审后,龚某及其家属对此次无障碍司法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
法律可以有温度,正义可以有形态,铜梁区法院将继续践行“如我在诉”的司法理念,持续优化无障碍司法服务水平,用细节处的改变,最大限度地保护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合法权益,努力为特殊群体撑起一片法治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