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巴南区法院多举措打造“善渝法声”法治宣传教育品牌

确保宣讲内容接地气入人心

  本报讯(记者 朱颂扬)7月31日,记者从巴南区法院“善渝法声”法治宣传教育行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该院自2023年着手培育“善渝法声”法治宣传品牌以来,目前已开展150余场次系列法治宣传活动,发放各类法治宣讲资料4000余份,引导当事人通过“善意沟通”方式化解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婚姻家庭纠纷和邻里纠纷等共计500余件。

  据了解,为深入落实普法责任制,巴南区法院根植于山城“和善耿直”的民风基因,倡导“向上向善”社会风尚,立足司法实践,打造“向善校园”“向善社区”“向善企业”“向善机关”“向善乡村”等法治宣传教育场景,将法治融入生活实践,逐渐培育出深活兼具、新风扑面的法治宣传教育品牌。

  “作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法治宣传教育领域的探索和延伸,促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是‘善渝法声’法治宣传教育行动的内在使命。”据巴南区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巴南区法院着手培育“善渝法声”法治宣传教育品牌,结合不同受众特点,分别定制“法”与“善”相结合的宣讲教材。例如,针对婚姻家庭定制“甜言蜜语善意沟通”主题,针对学生群体开展“法治夏令营”,面向未成年人融合“权益保护+非暴力沟通”开展宣讲,在乡村、社区、企业中聚焦多元解纷疏导矛盾化解,在行政机关中强调“法言法语+善意执法”等,确保每一场法治宣讲内容接地气、入人心。

  同时,该院针对高发的物业、家事、侵权纠纷,开发“善渝法声短视频库”,用真实案例提示法律红线,重点挖掘各类典型案例中蕴含的道德价值取向,用“小案件”诠释“大道理”,并为社区网格员、人民调解员定制“调解技巧工具箱”,倡导群众用“轻言细语”化解各类日常纠纷。

  此外,该院将“案例分享+场景演绎”趣味融合、“走出去+请进来”交互体验、“线下+线上”宣讲于一体等方式,用“有意思”的语言讲好“有意义”的道理,用“听得懂”的案例阐释“听得进”的法理,让和谐向善之音在社会形成广泛共鸣。

  下一步,巴南区法院将从纵向上丰富行动载体,持续完善“善渝法声”宣讲课程体系,制定“非暴力沟通”方言版指南,打造“法声茶馆”等法治宣讲场景。同时,从横向上凝聚联动合力,积极推进与巴南区教委、团区委、区妇联等部门建立长效协作机制,打造“善渝法声”调解工作室,联合高校共同签署“善渝法声”倡导书,积极发展“法声”校园大使,形成“院校社”三级联动共治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巴南区法院多举措打造“善渝法声”法治宣传教育品牌~~~
垫江县法院:~~~
~~~
梁平区法院:~~~
~~~万州区法院大周法庭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促矛盾纠纷就近就地化解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最前沿
   第03版:铁血军魂护河山 忠诚担当不褪色
   第04版:公安专刊
   第05版:公安专刊
   第06版:天平专刊
   第07版:检察专刊
   第08版:司法行政专刊
确保宣讲内容接地气入人心
游戏充值引发纠纷 “云上法庭”促成和解
图片新闻
模拟法庭进暑托班 法治种子播撒心间
“万事周”解纷品牌让矛盾“门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