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 芮一丹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幸福安康。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既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又是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形成的宝贵社会治理经验。在新发展阶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就是要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动力,以群众需求为价值考量,以多元共治为根本方法,以数字赋能为转型路径,画出基层治理最大最美“同心圆”,真正让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主根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关键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强化政治引领把方向,基层党组织要把好基层治理方向关,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社会组织,切实强化党员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以思想引领筑牢社会治理共识之基。强化组织建设聚力量,基层党组织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建立“街道、社区、网格、楼栋”等纵向贯通组织链条,搭建“党建联席会议机制”等横向联动组织网络,优化组织设置,理顺权责关系,不断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和工作面,以组织引领凝聚社会治理合力。强化队伍建设增活力,加强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选派年轻干部到村(社区)锻炼,健全教育培训、管理监督、激励保障等机制,着力提升基层党员干部治理能力,引导专业人才、志愿者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坚持需求导向,提升基层治理“精准度”。基层治理坚持群众需求导向,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基层治理领域的实践延伸。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必须立足基层实际,以群众需求为原点,树立社会设计思维,以系统性创新打破传统治理弊端,推进基层治理效能提升。构建识别机制“找需求”,采取线上线下“双线并行”模式,听群众心声、听企业诉求、听基层建议,问急难愁盼、问治理短板、问服务评价,找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需要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内容,真正抓到基层治理的关键处、点子上。创新响应模式“办实事”,全面把准群众的认知层次和需求差异,精准识别群众的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按照轻重缓急、风险等级等分类建立预警响应体系,为基层治理提供精准方向,避免资源“撒胡椒面”,将治理从“解决问题”前置到“预见需求”,实现需求响应“零时差”,解决好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真正把治理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需求处。完善评价体系“评满意”,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基层治理工作的最高标准,在落实首接负责、闭环管理、办结评议、过程反馈等机制高效办理的基础上,构建“多维度”评价指标,推行线上线下“双评议”模式,以高效服务促治理有效,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坚持多元共治,打造基层治理“共同体”。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扣“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突破传统政府“全包”管理模式,通过广泛动员群众、激发社会活力强化多元主体协同,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共同体。“自治”解困,强调以民主协商、集体决策等方式“自己的事自己办”,通过搭建议事平台,采取“民间专家库”“能人档案库”“居民智囊团”“有奖征集建议”等方式,汇聚各方力量,真正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解决治理之困。“法治”解难,强调以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的方式化解矛盾、维护公平正义,依托各级综治中心建设,撬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核心支点,采取法院、检察、公安、司法行政、信访等部门常驻和住建、规资、人社、卫健等部门轮驻等方式,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等手段,对各类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减少存量、控制增量、防止变量,真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治理之难。“德治”解结,强调以道德教化、价值引领和文化滋养凝聚人心,通过健全村民会、理事会、乡贤会等机制构建多层次议事格局,运用榜样评选活动、文化阵地建设等载体激发向上向善力量,党员干部、新乡贤、乡村精英用情感联结、道德感召消除矛盾纠纷,最终实现“人心和善、社会和谐”的善治目标,解决治理之结。

  坚持数字赋能,激发基层治理“新效能”。在数字化浪潮席卷的当下,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可提供巨量数据和技术支持,重庆“141”智治平台凭借其强大的实景地图、AI算法、数据归集等功能为基层治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与高效,已成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要通过对所有与基层治理相关网络系统的智慧整合,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最大限度提升治理效能。共享数据“破壁垒”,建立“数据共享池”,实现行政、法院、检察院、仲裁等部门的互联互通,打破部门间数据壁垒。自动预警“防风险”,研发数据分析模块,建立数据分析团队,智能进行信息收集、诉求聚类、甄别处理、情感互动、分析研判和报告生成,及时预警提示潜在矛盾风险,提升治理数据的应用实效。规范标准“增实效”,构建全国数据标准体系,自上而下统一系统平台、统一数据归集,提供规范处置模板,收录事件处置案例,自动生成事件化解处置方案参考,增强风险管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作者系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汇
   第03版:检察专刊
   第04版:公安专刊
   第05版:公安专刊
   第06版:理论窗
   第07版:微服务
   第08版:司法行政专刊
保全效力与公共利益保障需兼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免费代运营网店骗取货款构成诈骗罪
审执联动破解网络道歉执行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