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城口县司法局坪坝司法所创新运用“一庭两所”联动调解机制,将精准普法融入矛盾调解全过程,成功化解一起因土地界线不清引发的僵持长达10年的邻里纠纷。
纠纷双方村民蒋某与张某的土地相邻,受多年雨水冲刷等自然因素影响,原有的土地界线标志损毁,导致双方对权属认定各执一词,争执不休。十年间,双方矛盾不断激化,多次发生激烈冲突,甚至一度试图通过“赌咒发誓”等封建迷信方式解决,问题始终悬而未决。
为彻底化解纠纷,坪坝司法所联合辖区法庭、派出所组成专项调解工作专班,启动“一庭两所”联动机制,并制定了“普法先行、调解跟进”的双轨并行解决方案。
调解过程中,工作专班创新采用“调解+普法”融合模式精准发力:
破除迷信,树立法治意识。针对当事人以往不理性的解决方式,调解人员首先开展针对性法治宣传和反邪教教育,通过耐心释法明理,引导当事人认清封建迷信的危害,树立“依法办事、理性维权”的正确观念,为调解奠定思想基础。
实地丈量,还原事实真相。在稳定当事人情绪后,专班组织双方深入争议地块进行实地勘察。工作人员仔细查阅历史地籍档案,邀请村干部及知情乡邻现场见证,依据事实和情理,对土地界线进行客观、公正的指认和分析。
经过调解专班多次耐心细致的沟通协调,最终促使蒋某与张某摒弃前嫌,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工作人员随即现场标定新的土地界线,为这场横跨10年的土地纠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通讯员 肖天平 记者 罗 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