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永川区法院运用“执前督促+执前和解”工作机制,成功促成一起民间借贷纠纷双方当事人当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以柔性司法手段实现了案结事了与情谊修复的双重效果。
2023年5月,周某向吴某借款10000元,在归还2600元后出具借条,明确承诺于2024年10月底前清偿全部剩余款项。因周某未按约履行还款义务,吴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经法院主持调解,双方达成分期履行的调解协议。然而周某再次违背承诺,吴某无奈之下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永川区法院收到执行立案材料后,经研判发现:本案双方当事人原系同事关系,涉案标的额仅7400元,若直接启动强制执行程序,虽能实现债权清偿,但极有可能彻底割裂双方多年情谊。经征得申请执行人同意,执行法官立即联系被执行人开展执前督促工作。法官在沟通中用情理角度和法律层面释明,详细告知其应履行的法定义务及拒不履行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在法官耐心的协调下,双方最终达成执行和解协议,被执行人当场履行了全部付款义务。
今年5月以来,永川区法院坚持运用执前督促履行程序,以柔性调解避免强制手段引发的矛盾激化,已帮助50余名当事人快速实现权益,形成“主动督促——高效履行——源头少诉”的良性循环。
通讯员 李 昀 记者 杨 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