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唐孝忠)近年来,北碚区持续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与监督管理,通过突出重点、规范流程、强化监督、数字赋能,切实提升该区行政规范性文件质量,夯实法治政府建设基础。
着眼民生所向。北碚区围绕治理农民工工资拖欠、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养犬管理、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等民生关键领域,制定《北碚区建筑领域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实施办法》《北碚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细则(修订)》《北碚区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实施办法》《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养犬管理的通告》《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有序推进北碚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的通知》等多个群众热切关注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相关领域管理提供了依据。
严格制定管理。明确制定主体,2024年修订公布北碚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清单,明确67个可以依法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主体,其他区级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内设机构、派出机构等不得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规范制定流程,划分起草部门、合法性审核机构、办公机构的职责权限,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合法性审核、集体审议决定、公开发布、报送备案、开展清理等制定管理流程,实现全区行政规范性文件“全周期管理”。
探索双重备案。制定《重庆市北碚区司法局关于行政规范性文件报送合法性审核、备案审查有关工作的通知》《重庆市北碚区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双重备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探索开展规范性文件双重备案工作,督促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按规定程序和时限分别向区政府和区人大报送备案。加强备案审查联动,区司法局会同区人大通过电话协商、面对面会商研讨、网络信息共享等方式交换文件备案审查意见,集思广益,达成共识,形成区政府和区人大对规范性文件备案监督合力。
实现数字赋能。充分利用全市规范性文件工作系统、规范性文件融e查系统、数字重庆一表通台账,开展全区规范性文件目录筛查、网上报备、信息公开、备案审查、动态管理、数据分析等工作,实现全区规范性文件全流程多要素协同处理和在线监督,推动行政规范性文件数字化管理新模式落地见效。
及时开展清理。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政策的变化情况,及时开展全区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和全面清理。2023年以来,先后开展涉及优化营商环境、道路交通执法领域、行政复议内容、部门和镇街规范性文件补报备清理、不平等对待企业、上级依据废止结果对照清理等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及多次全面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