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理剧”为青少年打开普法新视界

江津区通过沉浸式普法实践打造法治教育新范式

  当法律条款穿上戏剧的外衣,它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青少年手中温暖的火把,既能照亮黑暗,也能温暖人心。5月23日,一场由江津区司法局和区教委联合主办的法治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暨美育心理戏剧进校园法治心理剧成果展演,在江津区田家炳中学举行。

  以法治护航成长,以艺术滋养心灵,江津区以心理戏剧为载体,创新“法治+美育+心理”融合的沉浸式宣传教育模式,用“法治心理剧”沉浸式普法实践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新范式。

  “小短剧”演绎“大普法”

  每部心理剧短小精悍,主题都围绕法治宣传,剧中角色全部由学生扮演。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都不能被伤害。”江津区双福第三小学带来了预防性侵法治心理剧《勇敢小卫士》,小学生们通过表演介绍了报警手势和危机化解的技巧。

  重庆工商学校的预防安全事故法治心理剧《危险的兄弟义气》,再现了一个未成年群体冲动误入歧途的典型情境——为了哥们义气,跳出法律之外行事,最终害人害己。

  来自江津区杜市学校的中学生,带来预防诈骗法治心理剧《反诈联盟》,通过一幕幕诈骗情景的模拟,告诫观众——不论骗术怎么变,我不转账应万变。

  江津区吴滩小学、先锋小学、菜市街小学分别送上预防违法犯罪的《青春的抉择》、预防溺水的《守护生命之舟》、预防抑郁的《明德心理成长中心》法治心理剧。

  法治心理剧走心更治愈

  “用心理戏剧的形式普法,可以把以往‘你说我听’的单向灌输,转为‘你演我悟’的双向共情,让法治教育贴近青少年的成长困惑。”重庆市红十字会组织宣传外联部部长秦红梅以《心理戏剧为青少年打开普法新视界》为主题,给江津区160多所学校法治安全分管副校长和心理健康老师上了一堂法治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法治心理剧就是要把法律从生硬的条文变成可触摸的人生剧本,把道德说教转化为身临其境的角色抉择。当法律条文转化为解决成长烦恼的工具,青少年从‘被动遵守’走向‘主动认同’,最终实现‘法治精神’与‘个体心理’的同频共振。”秦红梅说道。

  对每所学校带来的法治心理剧,秦红梅也进行了详细点评。她评价称,每部法治心理剧,让学生沉浸式体验了一场法治之旅。通过近距离接触、沉浸式表演,将普法教育融入戏剧之中,大大增强法治宣传的趣味性和渗透力,为学生们提供了一种生动、有趣且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生动展现了江津区法治教育与心理健康融合的实践成果。

  每部剧都是颗法治种子

  据悉,2024年5月,江津区委依法治区办印发《关于开展在校学生法治与心理健康教育进校园的工作方案》,由区委政法委统筹推进,政法系统各单位领导包片实施开展。区司法局创新推出“法治+美育+心理”融合的沉浸式宣教模式,梯队式开展进校园输送法治与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打造具有江津辨识度的法治心理剧名片。截至目前,已联合相关部门走进7所学校开展工作,共计开展法治心理健康团辅活动80余场次,参与师生300余人,受益师生约2000人,围绕全区推出的首本法治读本,第一梯队学校已创编7个完整的法治心理剧作品,取得了热烈的反响和成效。

  “每一部心理剧都是一颗法治的种子,种在孩子们心中;每一次演绎都是一次心灵的对话,传递着成长的力量。”江津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杰表示,通过在校园内推行的精准普法措施,法治心理剧让青少年对法律的认知和理解得到了深化,法治意识显著提升。这种法治意识的提升,促使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积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接下来,江津区将全面推广法治心理剧沉浸式宣传教育模式,让学生在法治心理戏剧的情景体验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法治屏障。

  胡长礼  记者  陈富勇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江津区通过沉浸式普法实践打造法治教育新范式
~~~
~~~集中签约项目124个金额超2000亿元
~~~九龙坡警方多方协调,离家游子终与家人团圆
操作不规范致公司被罚款,法院判员工担责五成,法官:~~~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汇
   第03版:最前沿
   第04版:公安专刊
   第05版:公安专刊
   第06版:天平专刊
   第07版:微服务
   第08版:司法行政专刊
报头
“心理剧”为青少年打开普法新视界
爱路护路 你我同行
第七届西洽会交出亮眼成绩单
过期身份证“锁”住27年归家路
员工重大过失职务行为亦需担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