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3日,全过程人民民主巴渝实践站(石门镇·江津五中)正式启用,这是江津区首个落户中学校园的民主实践平台,标志着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在教育领域实现创新实践。
全过程人民民主巴渝实践站(石门镇·江津五中)目前入驻人大代表10名。其中,市人大代表2名、区人大代表7名、镇人大代表1名,人大代表由镇村干部、团组织负责人、教师、家长、教育专家、心理咨询师、律师等组成。该站创新构建“一箱一厅一平台”运行机制,在教学楼设置实体“金龙信箱”收集师生意见建议,学生可提交“青苗建议”,教师可提出“园丁建议”,所有意见建议都将通过“金龙信箱”直达驻站人大代表。在行政楼打造“金龙议事厅”开展民主协商,3名驻站人大代表与师生共同处理学生青春的困惑、成长的烦恼、校园的治理等各类议题,形成“收集——协商——反馈——评价”的闭环工作机制。与此同时,该实践站还同步开发线上意见建议提交平台。
“下晚自习后洗漱时间只有60分钟,但1个水龙头平均要供8个人用,根本来不及……”这是实践站设立初期收到的一封匿名信,直指学生寝室洗漱时间紧张问题。
驻站人大代表陈红随即将信件转交该校领导,一场由“学生提需求、学校速响应”的民主实践就此展开。很快,该校迅速作出调整:将热水供应时间延长至晚上11点,洗漱时间由60分钟延长至90分钟,同时安排楼层错峰洗漱。陈红走访学生宿舍时,发现没人吵着抢水龙头了。另外,反映厕所门关不严、冲水设施故障、有噪音等情况的匿名信,也让该校改造女生厕所30个隔间,同时启动“静寝行动”,由学生自治会每晚巡查公示噪音源。
江津区第五中学的“金龙议事厅”也解决了学生一些难题。江津区、镇人大代表与学生、教师、家长代表围坐在一起,就校园环境、安全保障、教学服务等问题展开交流,很快,教师地板、教室凹陷、床板松动、床架歪斜等问题都得以解决,并通过“金龙回音壁”向代表、师生、家长同步反馈办理情况。记者 唐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