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戒治,是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的关键一环。近年来,重庆市司法行政戒毒系统紧扣戒毒人员健康安全需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持续探索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的医疗戒治模式。2025年,全系统在“十类十佳”典型实践案例评选中,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创新性和推广价值的医疗戒治典型案例,为守护生命健康、提升治理效能提供了生动实践样本。
靶向破题 创新诊疗模式
近年来,非列管物质滥用成瘾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当前禁毒工作的新挑战。在重庆市戒毒康复所,医务人员接诊了一名长期滥用多种非列管物质的年轻患者,其深陷依赖、多次自行戒断失败,还伴随焦虑抑郁情绪与高血压症状。面对这一特殊病例,所内医疗团队没有依赖单一手段,而是综合运用小剂量药物进行替代递减治疗、抗抑郁止痛,以及结合心理干预与家庭支持等措施,建立起一个涵盖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环境管理的完整治疗方案。经过数周治疗,患者逐渐恢复身心平衡,顺利减停所有药物,并在其父亲陪伴下完成康复巩固后顺利恢复就业,3个月后回访未见复吸。该案例提示全系统医务人员在非列管物质滥用成瘾问题上须进一步提高警觉,且在加强临床探索与多学科协作,探索个体化、综合化的诊疗路径上,为今后应对类似情况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西山坪强制隔离戒毒所在机制上创新,探索出“五诊三护”的医疗模式,实现了诊疗医治精细化,重点排查精准化,管理督导精确化。其中,“五诊”通过所内接诊、驻队巡诊、全天待诊、专家坐诊、远程会诊的协同联动,构建起无死角的诊疗网络;“三护”则明确大队民警日常照护、责任医生分队管护、帮扶医生分区看护的职责分工,清晰界定“谁来管、管到哪、如何管”。通过这一模式,大队民警每日记录戒毒人员生命体征,医生定期巡诊掌握病情动态,帮扶医生针对重点病例审核方案、开展专题指导,有效解决了以往因信息不畅导致的医疗延误问题,让慢病管理更精细、急病处置更高效,同时推动管教与医疗深度融合,形成守护戒毒人员健康的合力。
严防精治 筑牢安全防线
在北碚强制隔离戒毒所,一次突如其来的急症考验了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一名33岁的女性患者,入院不久便因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突发心跳骤停。情况紧急,容不得半点迟疑。医护人员立即实施胸外按压、药物抢救和气道管理,在有限条件下与时间赛跑,最终让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并通过绿色通道迅速转诊上级医院,经治疗成功挽救生命。该案例的成功处置,是场所贯彻落实“及早识别、及早诊断、及早预判、及早救治”理念的生动体现,也是场所长期坚持巡诊制度和应急演练的成果。医务人员深知,面对监管场所戒毒人员疾病复杂、共病较多、病残率较高的情况,唯有把预防在先、反应在快、救治在精做到极致,才能最大程度守护生命安全。
医疗安全是戒毒医疗工作的底线,而用药安全与诊疗规范则是守住底线的核心。在南岸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一例药物不良反应案例令人警醒。一名肝功能异常戒毒人员,在治疗期间长期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常用保肝药),逐渐出现严重低钾血症,伴随肌无力与心电异常等症状。所医院第一时间识别风险,果断停用相关药物,紧急实施静脉补钾治疗,并启动远程会诊制定后续方案,同时建立全程追踪机制。经过数周治疗,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正常。该案例虽源自常用保肝药,却再次深刻警醒:医疗安全的底线必须时刻守护。以此为契机,南岸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不止于救治个体,还通过病例回顾,发现和总结了长期用药的潜在风险,进一步完善了药物警戒和监测机制。“从个案看共性、以点带面促规范”的做法,为全系统强化用药安全管理、提升诊疗规范性提供了借鉴,也凸显了“时刻绷紧医疗安全弦”的重要性。
多元探索 拓宽戒治路径
与此同时,其他场所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探索。涪陵强制隔离戒毒所依托胸痛单元建设,打通院内外救治链条,在一次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中实现快速识别、快速转运,显著提升了救治效率。嘉陵强制隔离戒毒所创新使用气门芯套扎法治愈一例戒毒人员痔疮病症,该方法简单有效,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为场所内同类病例治疗提供了经济高效的参考方案。江北强制隔离戒毒所针对戒毒人员稽延性戒断症状,尝试在超声引导下实施星状神经节阻滞术,8例患者接受治疗后症状快速缓解,有效率达75%,为防复吸难题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万州强制隔离戒毒所对60例长期吸食依托咪酯人员进行特征分析,采用中医药方法开展干预治疗,在改善患者躯体障碍方面取得确切疗效,为中医药融入戒毒医疗工作开辟了新路径。渝北教育矫治所总结了一例胃食管反流致慢性咳嗽的误诊案例,提出“加强特异性症状识别、强化多学科会诊”的改进方向,强调精准诊断与患者教育是降低误诊率、提升治疗效果的关键。未成年人强制隔离戒毒所聚焦新型毒品引发的精神障碍,构建“对症支持+药物治疗+心理干预”一体化综合治疗体系,为未成年戒毒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的医疗戒治积累了宝贵经验。
医疗戒治既关系到戒毒人员个体的生命健康与戒治成效,更牵动着场所安全稳定与社会和谐大局。重庆市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始终秉持“生命至上、健康优先”原则,持续深化医疗服务模式创新,不断提升专业处置能力。未来,全系统将继续以科学为支撑、以实践为导向,凝聚护佑健康的力量,助力更多戒毒人员恢复健康、走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