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9年前的借条牵出段感人故事

渝北区公安分局两路派出所民警杜江与市民程先生成就警民双向奔赴佳话

  ■ 重庆法治报 重庆长安网记者 朱颂扬

  本报讯 9年意味着什么?在重庆市渝北区,一张400元的借条牵出了一段9年未变的警民佳话。

  据了解,2016年1月,两路派出所接到一起纠纷警情。当事人小程因患有疾病,意外损坏了他人财物,需要赔偿1500元。小程的父亲程先生当时靠打零工艰难维持生计,面对赔偿一筹莫展,调解一度因赔偿金额过高陷入僵局。民警杜江耐心释法说理,最终促成赔偿金额降至400元。然而,这笔对多数人并不沉重的数目,对当时的程先生而言仍是难以逾越的沟壑。

  “这钱我先帮你垫上。”杜江在了解程先生的困境后,便自掏腰包先行垫付。程先生由于文化程度不高,最后执意请杜江帮写了借条。写的时候,起了“小心思”的杜江故意没有写自己的名字,并让程先生将借条带走。

  经过多年的打拼,程先生家中境况已大为改善。今年7月初,当他收拾旧屋准备乔迁新居时,一张泛黄的纸条悄然滑落——正是那张沉睡近十年的借条。往事瞬间涌上心头,他立即赶到两路派出所寻访杜江。得知杜江出差在外,程先生执着等待数日,终于在7月9日与杜江重逢。

  “杜警官,这张借条,我欠了您近十年啊!”程先生激动地掏出借条,又从裤兜里取出400元现金,仔细抚平褶皱,双手递到杜江面前。两只手跨越十年光阴再次紧紧相握,无言传递着诚信的分量与感恩的温度。“当年杜警官垫付的岂只是400元?他垫上的是对我这个陌生人的信任,托起了一个摇摇欲坠的家。”程先生感慨。

  一张被岁月掩埋的借条,不仅见证了群众朴素诚信的可贵品质,更承载着人民警察植根于平凡岗位的为民情怀。

  据悉,这位当年在调解室默默解囊的杜江,如今依然扎根在公安基层一线。从警数十载,他始终将群众冷暖放在心头,把为民服务落在实处。在多个派出所和岗位的历练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群众工作方法,因工作扎实、心系群众而广受赞誉,成为年轻民警学习的榜样。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渝北区公安分局两路派出所民警杜江与市民程先生成就警民双向奔赴佳话
~~~
早高峰旅游大巴抛锚堵在路上~~~
~~~
~~~潼南区公安局民警两小时为百岁老人寻回丢失现金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汇
   第03版:天平专刊
   第04版:公安专刊
   第05版:公安专刊
   第06版:微服务
   第07版:司法行政专刊
   第08版:检察专刊
老人干活早出晚未归 警方连续17小时搜救
9年前的借条牵出段感人故事
三少年被困河道 警方救援助脱险
警民联手推车:一二三!
男子酒后游泳失联 长江公安成功营救
“线上感谢信”揭开一段暖心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