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宣传部日前授予重庆检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团队代表(简称“渝检护‘未’团队代表”)“时代楷模”称号。他们用法守护未成年人成长之路,用爱诠释社会温度,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检察官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精神风貌,有力彰显了共产党员牢记初心使命、矢志造福人民的政治本色。他们的先进事迹在我市政法干警中引发热烈反响。
淬火砺剑 锻造政法铁军
市委政法委政法队伍建设指导处(干部处)处长汤勇表示,渝检护“未”团队代表不仅是重庆政法系统的荣耀,更是全市政法队伍建设的生动教材。作为一名党委政法委干部,我们要以渝检护“未”团队代表为榜样,深刻汲取“时代楷模”奋进力量,努力推动全市政法队伍建设,学习他们坚守初心的政治品格,教育引导全市政法队伍永葆政法姓党的政治属性,铸牢对党绝对忠诚之魂;学习他们司法为民的情怀,教育引导全市政法队伍深入践行维护公平正义的法治担当,履行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学习他们求真务实、担当作为的优良作风,教育引导全市政法队伍聚焦一体推进平安重庆法治重庆建设,大力加强政治淬炼、实践锻炼、业务训练,努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法铁军。
市委政法委综治指导处处长倪洪亮说,渝检护“未”团队代表获评中宣部“时代楷模”称号,是对该团队多年来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对党忠诚、司法为民,胸怀大爱、德法相伴,倾情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所作出突出贡献的充分肯定。下一步,我们要以学习宣传“时代楷模”为契机,进一步激励广大政法干警,凝聚各方资源力量,持续深化“莎姐守未”专项行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用心用情用力关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政法力量。
着眼未来 织密防护网络
江北区委政法委平安建设指导科干部何至渝表示,未成年人是“国之未来”,需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为指引,将法律条款转化为预防校园欺凌、救助困境儿童等具体行动。渝检护“未”团队代表的先进事迹启示我们,既要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也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在未来工作中,将以他们为榜样,坚持保护与惩治并重,增强“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意识,让每个孩子都在法治阳光下绽放笑颜。
巴南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张斌说,中央宣传部授予渝检护“未”团队代表“时代楷模”称号,这是对政法战线深耕未成年人保护事业的高度肯定。未成年人保护是关系未来的希望工程,需要法治的刚性,更需司法的温度。巴南政法系统当以此为激励,在办案中更注重教育、感化、挽救,在协作中联动家庭、学校、社会,织密防护网络,以法治力量护航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平安巴南法治巴南建设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支撑。
重任在肩 激励担当作为
大渡口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劲松表示,渝检护“未”团队代表荣获“时代楷模”称号,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团队深耕未检事业的至高褒奖,更是党中央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殷切期许,让大家既感光荣,更知重任在肩。作为“莎姐”发源地的大渡口区检察院,定当守好根与魂,让“时代楷模”精神薪火相传。未来,我们将以荣誉为新的起点,把政治忠诚转化为履职实效,深化“四大检察”融合履职,加强社会治理,对罪错少年进行精准干预、用心挽救;织密“六大保护”网络,推动强制报告、监护督促等制度落地生根,坚持德法相伴,让法治微光浸润每一个孩子心田,以检察担当护航未成年人向阳生长,为培养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筑牢法治根基。
重庆市两江地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李轶认为,由“莎姐”升级打造的渝检护“未”团队代表被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属于所有为之倾注心血、默默奉献的未检检察官,属于重庆检察系统,更是对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事业卓越成就的崇高礼赞。“莎姐”的经验之所以能够推广,“莎姐”之所以能持续发光,正是因为它紧跟时代发展。它从不止步于司法办案,而是不断回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文身治理、网络保护、入职查询、家庭教育指导……每一个创新,都是这群未检检察官用专业与温度写下的时代答卷。
更新理念 提升保护水平
石柱县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童梅指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未来与民族希望,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要将未检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时代楷模”为标杆,自觉将未成年人检察保护工作置于大局中谋划和推进。要持续更新司法理念,直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找准未成年人保护的关键点和薄弱点,进一步提高履职主动性;要持续提升保护水平,深化“一站式”询问救助、精准化帮教矫正、沉浸式法治宣传教育等特色工作机制,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涉未成年人案件;要持续深化部门协作,畅通信息共享,完善衔接机制,积极促进“六大保护”协同发力,共同绘就未成年人保护“同心圆”。
市检察院第三分院刑事检察部门副主任唐柳表示,渝检护“未”团队代表的“未雨绸缪”守护理念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人。他们不满足于事后补救,而是主动走进校园开展法治宣讲、针对留守儿童建立帮扶档案、联合多部门搭建保护网络,将司法保护从“被动响应”变为“主动守护”。这种“向前一步”的担当,让法律不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化作了预防伤害、滋养成长的“春雨”。作为一名检察人员、一位母亲,要学习他们的大爱精神,用春风化雨的力量帮助迷途的孩子。保护未成年人从来不是“独角戏”,而是需要每个人主动参与的“大合唱”。未来,我将用自己的所学所用参与力所能及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从身边小事做起,为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添一份力。
忠诚履职 践行司法温度
市检察院机关党办干警冉旭通过观看渝检护“未”团队代表先进事迹报道,内心深受震撼和洗礼。渝检护“未”团队代表并非仅仅专注于案件的办理,而是将工作的触角延伸至教育、感化、挽救、保护的每一个环节。他们面对的不是冰冷的案卷,而是一个个迷途的少年、受伤的童心、濒临破碎的家庭。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司法的温度与厚度。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忠诚担当、追求极致、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是全体检察人员学习的榜样,更是激励大家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
渝中区检察院检察四部主任吴齐轩回忆,7年前,自己曾参加最高检的检察开放日,亲历一件件令人动容的案件,特别能感受渝检护“未”团队代表那句“一切为了孩子”的分量。他们守护的不仅是孩子的现在,更是一个个家庭的希望,是整个社会的明天。看着镜头里他们真诚坚定的样子,不禁问自己:同为检察官,能为身边的孩子们多做点什么?去年,自己有幸受聘为辖区小学法治副校长,就从这里开始,向“时代楷模”学习,为未成年人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质高效 守护美好生活
市检察院第一分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员额检察官杨蜜认为,渝检护“未”团队代表用行动证明,检察人的使命不仅仅是维护公平正义,更要用法治之光照亮更多人的人生。作为一名新时代检察人,当以“时代楷模”为榜样,立足本职岗位,将“高质效”刻进每一个办案细节,把“有温度”融入每一次司法实践,为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贡献检察力量。
市检察院第五分院检察七部主任王方方从事未检工作的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未检工作并非机械套用法律条文,而是要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共情走进孩子的内心。将始终秉持“法度之内、情理之中”的工作理念,既做好犯罪的追诉者,更当好孩子的守护人,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用心用情守护少年健康成长。
九龙坡区检察院检察一部副主任胡丹丹对渝检护“未”团队代表孙文静检察官的“未”检工作方法印象深刻,认为这是法治温情的生动注脚。孙文静摒弃简单说教,俯身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用真诚叩开一扇扇迷茫的心门。尤为可贵的是,她创新性地引导涉罪未成年人参与志愿服务,让他们在服务社会、传递善意的过程中,重新发现自我价值,获得正向激励。这种“赋能式”帮教,远胜于被动惩戒。它让少年在奉献中修复与社会的关系,在劳动中重塑规则意识,真正实现了“在助人中自助,在育人中自育”。这深刻启示我们:司法的力量不仅在于公正裁决,更在于点燃希望。渝检护“未”团队代表以司法者的智慧与仁爱,为迷途少年架起了一座回归社会的桥梁,真正诠释了“以法治护航成长”的深厚内涵。
开州区法院民一庭法官助理万岳乐表示,渝检护“未”团队代表一直以来都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开州区法院近年来紧抓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在与开州区检察院未检团队的合作中,他们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尤其让人钦佩,同时也更加激励了我们加强学习,加强创新,加强与各个部门的合作联动,一起为未成年人支撑起法治蓝天。
记者 杨 雪 叶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