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如何妥善化解农村土地流转矛盾,成为基层治理的一道必答题。近期,酉阳县创新运用“搜、聚、疏”三步工作法,成功化解一起涉及155户村民、拖欠14.73万元土地流转费的群体性纠纷,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源头防控、系统治理的新路径,为农村土地流转风险防控提供了酉阳样本。
酉阳县委、县政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党的领导贯穿矛盾化解全过程。面对农户与经营主体的长期纠纷,县委成立专项工作组,统筹政法、农业、信访等部门力量,既紧盯农户合法权益,又主动为企业纾困解难。“我们通过‘双向解忧’,最终实现农户拿回欠款、企业轻装上阵的双赢。”酉阳县信访办主任郑浩宇介绍。
这一实践凸显了基层党组织的“主心骨”作用。工作组下设临时党支部,通过“党员包户”“院坝调解会”等方式,将政策宣讲、情绪疏导、方案协商延伸到田间地头,推动矛盾化解从“被动接访”转向“主动服务”。
采用“搜、聚、疏”三步工作法:
——“搜”证据破僵局。打破传统讨薪模式,专班深挖经营主体资产线索,发现其在酉阳县泔溪镇尚有8.4万元工程款未结清,为化解矛盾找到“源头活水”;
——“聚”资源强保障。整合县经信委、乡镇政府、银行等多方力量,简化流程,由镇政府直拨信访专户,构建“专款专用”闭环,杜绝资金截留风险;
——“疏”心结稳民心。创新“先行垫付+按比例兑付”机制,通过入户恳谈、法律释疑,消除农户顾虑。仅用20天,155户村民全部签署调解协议。
以个案为切口,举一反三构建长效机制:出台《农村土地流转费矛盾纠纷预防与处置工作方案》,建立全县风险排查台账,对合同规范、主体资质、动态监管实施全链条管理。2025年以来,全县累计化解类似纠纷23起,涉及金额300余万元,涉土地纠纷发生率同比下降76%。
“我们把矛盾化解从‘灭火’转向‘防火’。”酉阳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勇表示,通过前置审核、动态预警、联调联动,土地流转纠纷的化解稳了民心、优了环境,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赵朝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