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19日21时,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对江津区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重庆交通执法总队迅速启动“防汛作战模式”,通过科学预警、联动处置、隐患攻坚,全力守护群众出行安全畅通。
暴雨来袭后,市交通执法总队启动24小时应急响应。直属支队南岸区大队则联合区公路事务中心、城建集团对滑坡风险点覆盖防雨彩条布,为后续加固争取时间;高速公路第五支队通过“一路三方”机制,联动营运公司、属地政府快速清理路面泥石,加强对辖区汛期重点路段巡查,及时发现并移除倒伏树木,设置警示标志标牌,保障道路通行安全。
市交通执法总队通过“叫应”机制实时推送预警信息,加大巡查频次。重点排查地质灾害隐患区域、易积水路段、临水临崖、急弯陡坡、桥梁涵洞等路段4965余公里,桥梁62座,清理边坡落石、塌方、边沟淤堵等24处,排查处置风险隐患10处、治理完成6处,对暂不能彻底消除的风险点均落实监测预警和临时管控措施。与气象、应急、交警等多部门加强数据共享,通过电子情报板、导航软件等渠道发布路况提示,引导车辆避险绕行。
目前,江津区已制定边坡加固方案,南岸区施工队待天晴后将继续修复失稳路堤。对暂未完成治理的隐患点,总队将落实专人监测和临时管控,确保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闭环管理。
记者 舒楚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