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未散尽时,陶勇的皮鞋又一次踩过青石巷的露水。手中紧握的黄色笔记本的一角被磨得发白——这是他从交巡警岗转任社区民警的第200天。去年十月,他还是那个站在城市十字路口、手持对讲机指挥千军万马的交巡警;而今,他俯身叩响社区独居老人的门扉时,衣领上仍留着经年累月被反光背心磨出的浅痕,像一道无声的岁月年轮。
二次出征
脱下白手套拿起民情簿
1992年,时年22岁的陶勇大学毕业后顺利入职重庆市公安局。2010年,因工作调整,陶勇来到渝中区公安分局站上了三尺岗亭,成为了一名交巡警,而这一站就是整整14年。2024年底,当54岁的陶勇主动请缨转岗,所有人都以为这位曾多次荣立个人嘉奖的老交巡警会选个“清闲岗位”时,他却执意扎进流动人口最密集的社区。
“您真要去当片警?”宣布调岗那天,同事追到楼梯口,询问着陶勇。陶勇望着支队玻璃上经年累月的雨痕笑道:“当交巡警时总隔着车窗看人,现在想贴着心窝子听声儿。”
从岗亭到弄巷,从哨音到门铃,转变远比想象中艰难。第一次调解邻里漏水纠纷时,他习惯性摸向腰间的八大件;初次走访独居老人,他下意识挺直腰板摆出指挥交通的标准站姿;夜巡发现电动车违规停放,他不自觉地摸向腰间根本不存在的罚单簿,居民们都私下嘀咕:“这位新来的片儿警办起事来一板一眼,像棵移动的红绿灯?”
“从交巡警到社区民警,虽说都是公安工作,但是内容却大相径庭,要学的地方还很多。”聊到当前的工作,陶勇笑嘻嘻地说道。
于是,他成了望龙门派出所最勤勉的“小学生”。年轻民警小郭的手机里存着陶勇发来的语音:“系统这个弹窗是啥意思?”“矛盾纠纷怎么排查?”有次处理完家庭纠纷,他拽着值班辅警复盘到深夜:“我今晚说‘根据治安管理条例’是不是太生硬?下次该换个家常说法。”
而那本跟随他数年的笔记本,也正在经历一场静默革命。
前半本残留着交巡警时代的印记:道路标线参数、车流量峰值测算……后半本却画风突变,密密麻麻记着“李婶家狗脾气暴,见人就叫”“7号楼王大爷每日七点出门遛弯”……
崭新课题
红绿灯外的人情温度
“指挥交通是管车流,社区警务是管心流。”坚硬的路面执法经验,正在社区温床里催生柔软的新芽。
陶勇负责的二府衙社区东升楼片区是一个毗邻朝天门交易市场的老旧社区,人口流动性大,老旧居民楼繁多,管理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安全问题。说到社区工作,陶勇当前最牵挂的一件事便是辖区的居民小王。
小王是外地来渝人员,目前租住在陶勇所负责的段上。无业待家,再加上家中父母年迈,所以家庭生活十分困难。生活的重担让小王染上了酗酒的不良嗜好。2024年底,小王酗酒后欲自寻短见,陶勇得知该情况后,立即联系社区医院、街道等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前往现场进行阻止,并连夜将其送往医院救治。
为了让小王重新振作起来,乐观地面对生活,小王住院期间,陶勇总是定期前去探望,嘘寒问暖,唠唠家常,直至2个月后小王出院,陶勇又第一时间上门看望,及时了解小王的最新状况,并对其家人进行安慰和劝解。
“您比亲人还亲!”陶勇临走前,小王的父亲拉着他的手,眼含热泪地说出了这句话。
从“心”出发
用严谨丈量社区
曾经的“马路指挥官”,如今带着交巡警特有的严谨丈量社区。
2024年11月,辖区的罗阿姨神色慌张地找到陶勇,称头一天在一个直播间花99.9元买了一套保健品,却突然收到一条“银行”发来的“扣款短信”,工商银行卡内资金减少七千余元,为此罗阿姨着急得彻夜难眠。
“你有没有点击短信上的不明链接或拨打咨询电话,跟对方取得联系按其要求操作?”“我没有,平时听过你们讲的一些反诈宣传,就是怕被骗。”在得到否定答复后,陶勇松了口气,查询确认银行卡账户资金安全,并没有异常支付后,罗阿姨悬着的心才终于落下。
“我差点就上当了,感谢民警热心答疑解惑,认识到骗子的险恶用心!”罗阿姨激动地说。
罗阿姨的事情让陶勇意识到,自己负责的社区属于老旧小区,像罗阿姨这样的老人比较多,这一类人群极容易遭受电信诈骗,增强他们的反诈意识刻不容缓。
于是,之后每天陶勇都会下沉社区,充分发挥社区警务室驻守社区的平台作用,挨家挨户地核对人口信息,开展反诈、禁毒、防火防盗等安全宣传,同时认真倾听居民意见和建议,并详细记录,针对居民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
晨光与夕阳交替,他日复一日地提着鼓囊囊的布袋穿行在楼栋间。每层防盗窗后都晃动着熟悉的面孔:“陶警官,今天又发什么‘护身符’啊?”“王嬢嬢,快看看这张——‘养老钱要捂紧,甜言蜜语多陷阱’!”
半年以来,陶勇一共排查化解了社区各类矛盾纠纷137件,社区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5.3%,群众满意度达98.79%,电信诈骗零发生。
“交巡警看路,片警看门,守的都是人心。”每一次岗位转换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如今陶勇的耳边没有了此起彼伏的汽车鸣笛,只有竹扫帚划过青石板的沙沙声,只有道不尽的家长里短。陶勇用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拥护。当霞光漫过他依旧笔挺的肩线时,这个老警察正用另一种方式重启人生的“晚高峰”。记者 李 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