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感谢咱们法治副校长,孩子们这个事情终于处理好了……”近日,梁平区法院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职能作用,在多方联动调解下,成功化解一起校园纠纷,双方家长向法治副校长深深致谢。
小张和小李是同班同学。课间休息时,小张不慎踩痛了小李的手,小李起身追打小张,两人进而发生肢体冲突,脸部均被划伤。小李脸部的伤情较轻,小张的伤情较重,伤口愈合后还需进行除疤痕治疗,费用较高。围绕后期治疗费用及赔偿比例,双方家长多次协商无果,矛盾一触即发,为此,学校向担任该校法治副校长的梁平区法院审管办(研究室)副主任廖家伟寻求帮助。
为妥善化解纠纷,廖家伟迅速联合梁平区法院民一庭负责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的干警,以及梁平区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服务站的市级优秀调解员,组成专门调解团队,前往学校开展调解。
调解现场,小李的家长认为孩子之间系嬉戏玩耍并非故意伤人,不应由己方承担全部费用,且对后期高额费用的合理性存疑;小张家长则心疼孩子受伤,在赔偿问题上不肯让步。调解团队采用“背对背”调解法,向双方家长阐释民法典中侵权责任的相关规定,分析双方责任大小、法院裁判考量因素及诉讼执行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帮助其分析利弊。
通过多方努力调解,双方家长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调解协议。小李家长当场支付赔偿款,双方握手言和,纠纷得以化解。
记者 朱颂扬 通讯员 廖家伟 韩佳慧